《梧桐双兔图》中绘梧桐二株,石缝中斜出一株桂花。野菊满地,柔草丛中,两只白兔相戏。该作品似为中秋节时所作。本幅款署"臣冷枚恭画",钤"臣"朱文印,"冷枚"、"夙夜匪解"白文印二方。
清康熙年间,随着西洋画家的大量涌入,宫廷画家受西洋画的影响颇多。《梧桐双兔图》中双兔造型准确,形象生动逼真;皮毛光洁而富于质感。兔眼用白色点出反光,眼神显得晶莹透明。山石以折带笔方正写出,坚硬峻峭。构图疏密有致,用笔细腻清秀而注意质感,设色和谐艳丽而有对比,显然受到西洋绘画技法的影响。

冷枚(约公元1669年-1742年),清初宫廷画家,字吉臣,号金门画史,胶州(今山东胶县)人。擅作人物、花卉及山水楼阁,画风工整、细致,色彩较浓丽,具有装饰性。康熙中期至乾隆初在宫廷任职,曾得到宫廷画家焦秉贞指授,雍正时期一度在宝亲王府中作画。画法得力西画写生,工中带写,点缀屋宇益精细如界画,笔墨洁净,赋色韶秀,典丽妍雅,颇得师传。自康熙到乾隆末,糅合中西技法之画风在画院内颇为盛行,而且影响到民间艺术,枚为此技法之积极推行者。冷枚在清宫参加过《康熙南巡图》与《万寿盛典》等大型绘画创作,传世作品有《避暑山庄图》、《九思图》、《麻姑献寿图》、《宫苑仕女图》等。
词条标签: